关于赏画

很遗憾地说,我国的美育真的不合格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当然包括我,每次去museum或者艺术走廊绝对都是走马观花,不懂如何欣赏一幅画作。

谢赫在1000多年前提出了品画的六法:1气韵生动,2骨法用笔,3应物象形, 4随类赋彩,5经营位置,6传移模写。

我自己看画总结的一些方法是:

1. 首先尽量是看原作,而不是看复制或者电子档的高清图。
2. 了解画作的画家和流派。
3. 跳出画作本身的标签和头衔,尝试去感受画家的构图、绘画的笔触、色彩的使用。
4. 欣赏画作的细节,绘画的肌理和质感。

但是很多时候,我们真的这么‘专业’去欣赏每一幅画作就可以说会赏画了? 直到看到下面的文字,我心中才有了一个更好的答案。

如何欣赏一个姑娘?
能把这问题说清楚了,就不用把艺术想得那么复杂了。
动不动就来句“多读几本美术史”,诸君啊,您这不是普及美术教育,
完全就是一上来先把几本大砖头美术史往人头上扔,人家就吓跑了啊……

你在街上见到一个姑娘,觉着挺好看,就多看了两眼:
姑娘给你的第一感觉?(画面)
端庄、优雅、魅惑、神秘……(风格流派)
姑娘哪里长得特别好看,与众不同?
眼睛,鼻子,大腿,胸部……(画面主题)
表情如何?
开怀大笑,微微一笑,面无表情,眉头紧锁……(画面气氛)
有什么细节最打动你?
指甲,小雀斑,睫毛……(画面兴趣点)
体态如何?
匀称,丰满,骨感,肥胖,瘦弱……(比例和构图)
皮肤如何?
白,黑,小麦色,光滑,粗糙……(色彩和肌理)
身高如何?
高挑,普通,娇小……
(作品尺寸)
穿什么衣服?
棉麻、化纤、尼龙……(作品材质、媒介)
化什么妆?
淡雅,浓烈,清新,颓废……(作品视觉冲击力)

好,如果是街上的女孩,到这里为止你已经把姑娘的外表认识一遍了。
对于你见过的很多姑娘,有这么点印象就够了。

但第二天,你发现这女孩居然是你的新同学/新同事,
接下来你想要了解更多,更近一步,于是你千方百计要接近她,托朋友问,
到处打听她的一切(开始了解艺术史):
多少岁了?
20,30……(年代背景)
出身于怎样的家庭?
富裕、贫穷、温饱……(社会背景)
过去有什么经历?
平淡,有趣,悲惨,阴暗……(艺术家背景)
有什么故事?
(作品背景)
世界观,人生观?
乐观、悲观、积极、厌世……(作品观念)
家里有什么人,兄弟姐妹?
(艺术家师承关系,作品系列关系)
有什么朋友?敌人?
(艺术家和作品在艺术史的上下文关系)

好。到这里你已经对姑娘有全面了解,和她恋爱,甚至结婚了:
人格如何?
刚强,柔弱,独立,依赖……(艺术家和作品在艺术史的线性关系位置,
是自成一派还是流派中的一员)
社会地位如何?
打工的,白领,管理层,老板……(艺术家成就和作品历史地位)

一晃几十年,某一天,你们在公园里散步,夕阳照着她,
你忽然有点感慨:经历这么多事情,过了这么多年,姑娘还是那么好看,
你还是那么喜欢她。(重新回到个人审美喜好和趣味)

看姑娘是姑娘,看姑娘不是姑娘,看姑娘还是姑娘。这个道理,四海皆准也。

希望各位非艺术专业的看官,千万别把这问题想太复杂。

#作者:孩子的子艺术的艺

用专业知识都只是为了辅助提高你的审美,提供一些角度让你更好地去发现美。等你看到各种美的时候,于是赏画才真的算是赏画了吧。

来看看[National-gallery]